为什么健身时肌肉没感觉,正常吗?
健身肌肉没有感觉正常吗?准确的说不正常。不过这是健身新手健身的必经过程。
有不少刚开始健身的小伙伴会说,撸铁时肌肉没什么感觉,要么肌肉感觉不强烈。比如:做杠铃卧推时,明明知道是练胸肌的动作,但是胸肌就是没有感觉,甚至有人全练到胳膊上去了。
对于健身时肌肉没感觉,在这里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,看看你有没有做到,具体如下:
1、做动作错误或不标准
这个很重要,如果做的动作不标准或者是错误的,那肯定会借助其它肌肉发力。目标进群没有感觉是再正常不过了,因此在训练前,一定要掌握动作要领。
就拿杠铃卧推这个动作来说,正确的动作应该是:仰卧在长凳上,双脚平放地面,双手握杠铃,略宽于肩。缓慢下放杠铃至胸部,肘部与身体呈45度角。发力将杠铃推回起始位置,保持手臂伸直但不锁死。下放时吸气,推起时呼气。保持身体稳定,避免过度拱背。
2、选择合适的重量
如果选择的重量太轻,肌肉肯定没有感觉。如果选择的重量太重会导致动作变形,影响目标肌群发力。因此,训练时请循序渐进,千万不要装逼。
在这里建议根据自己的训练目标,选择适合自己的重量和练习次数,具体请参考RM。可以点击阅读《健身不知道什么是“RM”,你都不知道怎样给自己安排训练!》这篇文章。
RM是指练习者在某个负重重量下,做某个练习动作,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,即为这个动作、这个重量的RM。
1)1-4RM主要以增长肌肉的力量和体力为主。
2)6-12RM主要主要增长肌肉的围度,也可以说是增长肌肉块。
3)15-20RM主要锻炼肌肉的线条以及提高肌肉的弹性。
4)30RM以上主要提高肌肉的质量以及帮助消耗目标肌群的局部脂肪。
如果你是想增长肌肉围度,那么就选择能够做6到12次的练习重量。
3、神经控制比较弱
要知道,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。如果肌肉与神经的连接不够强,就会导致不知道用哪块肌肉发力。因此在练习,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到目标肌群。
比如练杠铃卧推时,要想到胸肌,这也是健身圈里说的“意念”。
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。练某一动作时,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,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。例如:练立式弯举,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,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。
当然了,这个意念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掌握的,需要不断地训练去改善,最后达到练哪里就控制哪里的肌肉,也就是念动一致。
加博主微信(微信号:jsnrjx),邀请你加入健身打卡群。从此告别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。